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城乡供需 > 日常供需 > 人找车 > 正文
    购物车
    0

    他放弃300倍高薪回国,造出天眼领先世界20年,离世却无人问津

    梓潼县村网     2017-09-22 09:48:15     浏览:8    回复:0    点赞:1
    发帖人:梓潼县村网
    级 别
    贡献值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

    他放弃300倍高薪回国,造出天眼领先世界20年,离世却无人问津


    天闲杂人

    百家号 09-19 15:24

    今天看到了“酷玩实验室”一篇文章,感触很深,虽然知道可能并不讨喜,但是还想跟大家分享下这篇文章的内容,因为我希望文章的主人公能够被大家所记住!

    9月15日深夜,我国“FAST之父”南仁东去世了,享年72岁。他刚被推选为院士候选人,是同期157人中年龄最大的候选人。在此之前,他已经为中国的天文学奋斗了22年,然而最该成为院士的他,却没有等到评上院士的那一天!

    想必很多人想问,FSAT是什么?它是贵州平塘深山里的一口“大锅”,是我国于2016年9月25日建成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它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望远镜。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高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高10倍!它将在未来至少20年领先世界!

    1945年,吉林辽源的一个小男孩儿出生了,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他6岁入了学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十分优异

    这是人家的成绩单(五分制)

    高考的时候,他更是以平均98.6分的成绩(百分制),夺得了当年的吉林省理科状元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习,成为他所在地区10年间唯一考入清华的高材生。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正赶上文化大革命,那时流行上山下乡,他被下放到了吉林长白山附近的车间,这小子还挺能干,开山放炮、水道、锻造、电镀,无所不做、无所不懂,一路做到了无线电厂的技术科长。或许是“野”惯了,南仁东想:这样好没意思啊,我干脆考个研算了。于是就去考了天文学的研究生,理由是:我喜欢看星星!没想到还真给考上了!毕业后,跑去荷兰做了两年访问学者,到其他各国晃了晃,又去日本国立天文台做了客座教授。就在南仁东的人生过得风生水起之时,他却突然决定回国了,他加入了北京天文台,但当时他一年的工资只等于国外一天的工资!

    1993年,国际无线电联盟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科学家们商议要在全球电波环境恶化到不可收拾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这下南仁东忍不住了,他跑去推开中国参会代表吴盛殷的门激动地说:咱们也建一个吧!只是那时他可能没想到他当时的一句话带出来的这个大工程搭上了他整整22年的人生。事情的一开始就遇到了重重困难,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大家的理由有二:一是需要找到荒无人烟的开阔地而国内很难找到,二是地质条件和工程成本都跟不上。的确,大家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它对环境的要求太高,附近不能有一点点的电磁干扰。再者1994年的中国哪有那样的技术条件它需要的12亿的成本就更是不用说。然而,倔强的南仁东怎么都不肯放弃,他硬是自己干了起来,他找各种人聊天寻找适合建设的地域,最后有人偶然提到了云贵高原的喀斯特洼地。

    南仁东如获至宝,之后他立即带人去了贵州。于是,从1994到2005的11年间,这个曾经深爱西装的男人换上了工作服。每天带上煮鸡蛋和咸菜在贵州的丛林深处翻山越岭,走遍了卫星图上的300多个窝凼,直到有一天,在贵州平塘四面青山环抱,中间一片洼地,南仁东兴奋地说:这里好圆。这意味着电磁干扰可以被极好的阻挡也会极大降低工程成本。

    地址总算选定,南仁东正式提出他建设射电望远镜的想法媒体一个个公开报道,连其他国家的媒体都来凑热闹。权威杂志《科学》的编辑和科学家联名撰文报道。然而,这个项目的立项,终究还是太难。不立项就没钱没团队,一切都只能是空想,眼看着当初勘探队的成员一个个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人们谈论贵州的青山绿水比望远镜还多,南仁东心急如焚,他一个科学家活脱脱被逼成了推销员。他开始满中国的跑,他自己掏钱买火车票,从哈工大到同济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他一家挨一家的去谈,3厘米厚的立项申请书上,最终出现了二十多个合作单位的名字。

    跑完国内还不算,他又去跑国际。因为这种项目需要国际评审会通过,他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国际会议见人就推销项目南仁东说:我开始拍全世界的马屁,让全世界来支持我们。在那些年,他几乎跑遍了全世界的国家。曾有记者问他:你都去过哪些国家?南仁东说:我在想我没去的都有哪些国家

    渐渐地,FAST项目在国际上终于有了名气,当然这和南仁东的个人影响力也分不开。1984年,南仁东开始使用国际甚长基线网对活动星系核进行系统观测研究,主持完成欧洲及全球网十余次观测。首次在国际上应用VLBI“快照”模式,取得丰富的天体物理成果;VLBI混合成图,达到当时国际最高动态范围水平。2006年,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各国科学家推选他为国际天文学会射电专业部主席。

    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院长会议上十一五科学工程的立项申请回报进行时,南仁东再也忍不住了,他激动地说:第一,我们干了十年,没有名分,我们要名分,FAST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有没有可能立项?这么多人,二十多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第二,我们身无分文,别人搞大科学工程预研究,上千万,上亿,我们囊空如洗。

    历经12年,射电望远镜立项建议书终于提交,在最后的国际评审环节担心中途出错,要用英文发言的南仁东把整篇稿子都背了下来。国际评审专家开玩笑说:英文不好不坏,别的没说清楚,但要什么说得特别明白。2007年,国家终于批复了立项申请,2011年,村民搬迁安置完毕,FAST项目终于动工了。

    按道理来讲,跑了17年项目终于立下来了,钱也要到了,团队也有了,南仁东这颗心也该落下来了。没想到的是,作为FAST项目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的他,却比之前的任何时候都要忙碌。曾经在国际上滔滔不绝的他一下子安静下来,研究光机电、热工、钢结构、地理地质,工程的每一个小细节,他都要亲自参与进来,而且要求做到尽善尽美。

    他的助理姜鹏说:术业有专攻,在这个项目里,你要么不懂天文,要么不懂力学,要么不懂金属工艺,要么不会画图,不懂无线电,这几条你能做到一条就算不错了。但偏偏南仁东几乎都懂。南仁东却说:造不好,怎么对得起人家?

    从设计到制造到安装,国内外均没有任何相关经验可以借鉴,经历了一次次失败—认识—修改—完善,历时一年半终于克服技术难关,单单是索网技术,形成了12项自主创新性的专利成果,发明专利就有7项,最终,6670根主索,2225个主索节点,2225个下拉索,被成功安装,总重量约1600余吨。

    在南仁东这个总工程师的带领下,在他22年如一日的坚持下,2016年9月25日,FAST项目终于完工,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像一口大锅坐落山中,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

    这一工程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英国媒体说“中国的巨型射电望远镜是其远大科学雄心的象征”,荷兰国家射电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理查德·斯特罗姆博士说“相信以后的许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将会由此产生”,还有人说“中国也终于进入了观天时代,它将持续领先世界二十年”。与此同时,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园项目也在FAST周围建起,总面积达300公顷,计划总投资24亿元。

    这将让天文学科普稀缺的中国真正迎来这一科学的普及,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吧,只是,在完成了这一重大工程之后,在所有人都为之骄傲的时候,南仁东却病倒了,因为肺癌做了手术的他,声音沙哑到几乎说不出话来,无论医生怎么劝阻,他硬是坚持飞到贵州参加了竣工仪式,所有人看到他都无比开心。

    然而,遗憾的是这个用22年催生FAST这一伟大工程,让中国在这一领域20年领先世界,让人类离星辰大海的征途更进一步的科学家却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就在9月15日深夜,南仁东病情恶化逝世,这一年,他72岁。他的FAST工程还有10天就一周年,而他却再也没有等到。

    此文来自酷玩实验室,小编并没有作过多的修改。小编分享此文的目的,只是想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伟大的科学家,我希望大家都能够记得,有个中国科学家,他叫南仁东!他是中国的“FAST之父”!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